骨髓采集作业指导书

骨髓采集作业指导书

骨髓采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抽取骨髓标本以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和血细胞化学染色及细菌学检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和血细胞化学染色及细菌学检验的骨髓标本采集。

  3. 物品准备:一次性垫巾、复合碘消毒液、2%利多卡因、血管钳、无菌洞巾、无菌纱布、无菌棉签、骨髓穿刺针、口罩、载玻片。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部位

  5.1.1 骼前上棘穿刺点,在骼前上棘后 1~2 厘米。

  5.1.2 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5.1.3 胸骨穿刺点,位于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 1、2 肋间隙位置。

  5.1.4 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5.2方法

  5.2.1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无菌洞巾,用 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5.2.2 将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 (胸骨穿刺约 1.0 厘米处,髂骨穿刺约 1.5 厘米处)。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在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 (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 30°~40° 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2.3 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 10mL 或 20mL 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取,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 0.1~0.2ml 为宜。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5.2.4 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数张载玻片上,数张分别送验有核细胞计数,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5.2.5 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针孔上,并按压 1~2 分钟,再用胶布固定纱布。

  6.注意事项

  6.1 术前应作出凝血检查,有出血倾向者操作进应特别注意,血友病者禁忌。

  6.2 注射器及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6.3 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抽取液量如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易过多;如怀疑有败血症,则于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 1.0mL 送骨髓培养。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凝固,使涂片失败。

  6.4 标本采集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5 收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

  7. 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低温条件 2~8℃运输。

  8. 其它: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

  9.相关文件

  9.1采样管理程序

  9.2标本管理程序

  10.相关记录

采编:www.QiquhA.com.com

篇2: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抽取浆膜腔积液(腹水)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微生物等项目所需的浆膜腔积液(腹水)采集。

  3. 物品准备:一次性垫巾、复合碘消毒液、2 %利多卡因、血管钳、无菌洞巾、无菌纱布、无菌棉签、、胸腔穿刺针、一次性注射器、试管(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使用正楷字,字迹清楚,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

  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部位

  5.1.1 左下腹脐与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

  5.1.2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 1.0 厘米,偏左或偏右 1.5 厘米处。

  5.1.3 侧卧位,在脐水平与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5.1.4 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 B 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5.2方法

  5.2.1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5.2.2 取坐位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5.2.3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 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2.4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

  待针尖抵挡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水,计量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 20mL 或 50mL 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 8 号或 9 号针,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接容器。并留取标本送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5.2.5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

  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6.注意事项

  6.1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6.2放液不易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 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6.3 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6.4 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

  6.5 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病情变化。

  6.6 有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

  6.7 标本采集前应核对好姓名和检验项目,明确标本要求。

  6.8收集标本后,为防止细胞变性出现凝固或细菌破坏溶解等,必须立即送检。可于每 1000 mL 标本中加人 EDTA 100mg 抗凝,以利于细胞涂片检测。

  7.标本运输及实验前存放

  7.1 低温条件 2~8℃运输。

  7.2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应置于冰箱内,以免细菌死亡而使培养阴性。

  8. 其它:如分析失败,将对同一原始样本进行检验。

  9.相关文件

  9.1采样管理程序

  9.2标本管理程序

  10.相关记录

篇3:成型焊接岗 作业指导书

一、技术要求

1、成型质量特性符合工艺卡或产品标准的要求。

2、成型焊接工艺参数按“钢管生产工艺卡”执行。

二、操作方法

1、开机前,首先打开乳化液循环水泵,打开内毛刺以及阻抗器高压水泵;

2、检查高频焊机内外循环水,检查供气系统是否正常,并检查设备运转部位是否有障碍物;

3、合上高频电控柜1-DISC1门开关,准备好后,按RESET按钮进行复位,调整三维台使感应圈到管体表面适当位置;

4、将转换开关打到STANDBY位置;

5、主机生产线前后均打到联动状态,显示屏显示正常后,经检查无问题时,进行信号联系确认无误后,确认轧机机架上没有人员,方可操作主机开动设备;

6、要注意焊接功率及焊接挤压力,保证焊接质量。

三、注意事项

1、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严禁将操作台交非此岗位人员操作。

2、带钢对头进入主机后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停车。

3、在打倒车时,应与飞锯岗位和开卷岗位联络好之后再遵照调整工要求开机倒车。

4、机组在正常运行中,严禁用手直接触摸轧辊,严禁用手摸通电的感应圈,严禁用手摸毛刺刀刃及运转部位。

5、在更换感应圈,绝缘板,阻抗器时应关掉高频电源。

6、换辊时,应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轧辊,且注意安全,防止磕伤碰伤。

7、换辊时要防止轴承座转动伤人。用吊装板装卸轧辊时,小心轧辊滑动,掉下伤人。

8、机器出现故障时,通知岗位人员立即停机并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处理。停车后在钢管明显处作标识,标明停车。

9、运行中应经常检查成型、定径质量必要时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钢管质量。

10、速度低于15米/分钟时,严禁落下外毛刺以及抬起内毛刺以防损坏内外毛刺刮刀。对头过来时及时抬起外毛刺刮刀、落下内刮刀,防止损坏内外毛刺刮刀。

11、清理毛刺时,应戴上手套,以防伤手,在正常运行中,严禁用手直接接触运行中的轧件。

12、监控好操作台上各仪表的运转情况,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持操作台及该区域环境整洁卫生。毛刺收集箱满了以后放入指定区域,不得随意放置、遗洒。

13、严格按照工艺规定调节成型焊接参数。及时填写岗位生产记录、交接班记录。

篇4:作业指导书蒸汽包安全运行规定

蒸汽包安全运行规定

1.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予热炉上每只伐门和主要接头附件是否完备、正常、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每班应将水位表冲洗,试验一至二次,安全伐试验一次、排污一至多次。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检查,并向负责人汇报,及时解决。

3.汽包水位不得过满,更不可缺水。在发现缺水时,应“叫水”,“叫水”无效,应通知紧急停炉、排汽措施。

4.锅炉汽包应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清洗检查,并按照“蒸汽锅炉安全运行规程”定期进行超压水压试验。

5.如遇紧急情况时,专职操作人员有权通知停炉,并速报有关部门和填写值班记录。

篇5:作业指导书冷冻机安全运行规程

冷冻机安全运行规程

1.操作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品,并严禁烟火。

2.冷冻系统所用阀门、仪表、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并定期校正,保证经常处于灵敏准确状态,水、油、氨管道必须畅通,不得有漏氨、漏水、漏油现象。

3.机器在运转中,不准擦拭,抚摸运转部位和调整紧固承受压力的另件。

4.机器运行中,操作者应经常观察压各力表、温度表、氨液面、冷却水水情况,并听机器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5.机器运转过程中,发现严重缺水或特别情况时,应采取紧急停车。立即按下停止按钮迅速将高压阀关闭,然后关上吸气阀、节流阀搅拌器开关,15分钟后停止冷却水。

6.充氨操作时必须遵守以下事项:

(1)将氨瓶放置在专用倾斜架上,氨瓶咀与充氨管接头连接时,必须垫好密封垫,接好后检查有无漏氨现象,打开或关闭氨瓶阀门时,必须先打开或关闭输氨总阀。操作人员应站在适当的位置。

(2)充氨量应不超过充氨容积的80%。

骨髓采集作业指导书】链接地址:/html/201706/184546.html,由制度大全网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分享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sitemap网站地图